《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年,發行周期是雙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3,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主辦,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主管。主要欄目有文史哲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民族研究、精彩興師院、社會科學研究:鄉村振興、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中國外語教育研究、自然科學研究等。
主管單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ISSN:1009-0673
主辦單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CN:52-1153/G4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暫無
全年訂價: ¥ 160.00
發行周期:雙月刊
《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學報自創刊以來,歷經多次更名與發展,其歷史可追溯至學校的早期階段,隨著學校的更迭升級,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學校自身教育層次的提升,也體現了學報內容與學術影響力的拓展。是中國教育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它以季刊的形式出版,內容涵蓋社會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研究兩大領域,致力于促進各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學術創新與區域發展研究。雜志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理論與實踐、民族文化研究、社會科學調查、自然科學探索等多個方面,尤其注重反映黔西南地區及少數民族教育、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此外,該學報在推動地方高等教育與科研活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舞臺,同時也為國內外讀者了解黔西南地區乃至中國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文化傳承、科技進步提供了窗口。綜上所述,作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學術期刊,不僅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與影響力,更在促進區域教育科研發展、傳承與發揚民族文化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現已更名為《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1]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2]期刊要求稿件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嚴禁學術腐敗,嚴格學術不端檢測。一旦發現稿件存在抄襲、剽竊、造假、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問題,將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處理。
[3]中文標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盡量避免用英文縮寫。
[4]文中圖表要精選,應有圖序、圖題和表序、表題。插圖要求內容真實且標注明確,數據要與文中表述一致。表格要求表述簡潔,一般采用三線表。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原始語種非英文參考文獻后同時附相應的英文項目,并注明其原始語種。
[6]來稿內容題材新穎、結構嚴謹、文字凝練、闡論精辟,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
[7]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8]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9]摘要是文章主要論點的客觀陳述,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創新觀點,字數為200字以上,避免以“本文研究了……,指出了……,本文認為……”等形式表述。
[10]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中央統戰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貴州省興義市木隴街道辦興義路1號,郵編:5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