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博物館》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以“文化遺產”為核心主題,致力于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向年輕一代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該雜志不僅涵蓋了歷史、地理、建筑等傳統領域,還涉及科技、生物、環保、技藝等多個方面,從多元視角對中華文化進行系統而生動的詮釋。每期都會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展開,如古代科技發明、重要歷史人物故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等,旨在將抽象的文化知識轉化為孩子們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
此外,奇妙博物館非常注重與專業機構的合作,例如與成都博物館聯合策劃的“成博專刊”,就是一次成功的案例。這種合作模式使得雜志能夠更深入地挖掘文化資源,為小讀者們提供更加權威和豐富的學習材料。同時,它也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刊,這進一步確保了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教育價值。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支持,在國際上也逐漸建立起一定的影響力。通過這一平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并欣賞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成就,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
[1]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內。
[2]書寫規范,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要符合國家標準,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及白,黑體;上、下角標的位置應區別明顯。
[3]同一種參考文獻多次引用,要標為同一序號,文后不得多次著錄;多次引用的文獻在文內序號后用上標括號內分別標出每次引用文句的頁碼,文后著錄不再標識頁碼。
[4]為避免審稿資源浪費,請勿一稿多投,并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倫理,如涉及抄襲、剽竊等問題,文責自負。
[5]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6]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和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圖表簡明,統計學處理方法正確、規范。
[7]論文應在15000字以內,部分高質量稿件可酌情放寬。
[8]選用3~8個詞或詞組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同時應翻譯為相應的英文關鍵詞。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的英譯置于文末。
[9]如論文屬于某科研課題或基金項目,在首頁地腳處寫出項目名稱及編號;在首頁地腳處寫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
[10]來稿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并以附件形式發送論文,同時注明作者姓名、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方式。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西康路35號1212室,郵編:3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