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國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非常注重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互動,經常邀請海外知名專家撰稿或參與討論,從而加強了中外學者之間的溝通合作。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這種開放包容的態度使得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同時,它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接觸國學知識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公眾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本刊是一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該刊旨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播,特別是關注于文學、哲學、歷史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實踐。作為一本高質量的學術出版物,清華國學致力于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并促進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自創辦以來,已經成為研究者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之一。它不僅涵蓋了先秦思想、漢魏六朝文化、宋明理學等傳統國學領域的內容,還包括了近現代思想史及跨文化交流等議題。每期雜志都精選了一系列原創性的學術論文,以及深度訪談、書評和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的文章,力求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刻的見解。
[1]文章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應標明,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置于篇首頁頁腳
[2]外國人名、地名請參照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 和《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中國地名委員會編) ,并注原文。
[3]若文中涉及表格或圖片,原則上不跨頁,表須有置于表格上方的編號與表頭,圖須有置于圖片下方的編號與圖說,編號均以阿拉伯數字排序。
[4]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5]摘要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字數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符,其書寫要符合科技英語的語法規范,采用間行打印。
[6]凡向本刊投稿,均視為授予紙質出版及數字出版(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手持閱讀器、手機終端)版權。本刊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切勿一稿多投。
[7]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
[8]文稿題目及各級標題要求簡短醒目,各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按照1;1;1……統一編號。
[9]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
[10]凡引用他人觀點、材料等,請在引用部分的最后用上角標“[1]、[2]……”等標注,其出處在文末以參考文獻的形式集中標注,引文序號須與參考文獻序號相對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