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內科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自成立以來,便以推動器官移植領域的科學發展和臨床應用為己任,旨在傳播關于器官移植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實踐經驗以及前沿技術知識。覆蓋了器官移植內科學的廣泛領域。其內容不僅限于器官移植手術本身,還包括移植術后的護理、免疫抑制治療、排斥反應處理、器官功能監測與維護、移植并發癥防治等多方面研究。
本刊內容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器官捐獻與獲取、移植手術的技術與方法、移植免疫學與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移植后長期管理等。它為讀者提供了詳盡的實驗室研究和臨床實踐案例,幫助理解器官移植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治療策略。該雜志的目標受眾包括從事器官移植及相關臨床專業的醫護人員,如移植外科醫生、移植內科醫生、麻醉科醫生以及重癥醫學專科醫生等。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學術內容,器官移植內科學雜志對提升專業技能、促進臨床實踐改進、推動科研創新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是器官移植領域專業人員的重要參考資料。
[1]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2]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3]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獨立成篇,不分段,意義完整;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不用“本文”“作者”等詞語。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5]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6]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7]圖、表要少而精,應有足夠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線條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美觀,不宜過粗或過細。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不帶豎線。
[8]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10]來稿引文和注釋格式,采用頁下注,引文務請仔細核對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論著名稱、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引用論文依次注出作者、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桂林市新橋園路1號,郵編:54100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