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雜志是部級期刊,創辦于2010年,發行周期是季刊。綜合影響因子0.19,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主要欄目有數字鄉村、新型城鎮化、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學科建設等。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ISSN:2096-9775
主辦單位: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
CN:10-1733/D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0
全年訂價: ¥ 180.00
發行周期:季刊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刊載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涉及農業經濟、農村發展、農業科技、農業教育等多個領域。雜志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被中國知網、維普網等知名數據庫收錄。實行匿名審稿,以質取文,不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對高質量文稿、特邀重磅文稿等,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稿酬從優。投稿方式為在線投稿系統,2021年1月1日起,本刊將在線投稿系統作為唯一收稿渠道。
該學報的辦刊宗旨是研究“三農”工作、宣傳科學管理、服務“三農”發展。主要欄目包括“三農”干部論壇、鄉村振興研究熱點等,以及土地問題、數字鄉村、農業農村法治、鄉村治理等學科板塊。雜志還重點關注黨中央重大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特別是其中重要提法和標準表述,聚焦其變化和細化的具體內容與內在機理。總體來說,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是一本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農業期刊,不僅為農業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科研成果的舞臺,也為農業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1]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造性內容,300字左右。
[2]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設副標題;盡量避免使用英文縮略語、字符和代號,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題名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文稿最好獨立成篇;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3]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5]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6]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7]稿件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計量單位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計量單位應使用字母符號而非中文符號。
[8]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9]采用匿名審稿制,由編輯部約請專家評審。請作者將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單獨置于首頁,稿件正文勿出現個人信息。
[10]摘要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字數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符,其書寫要符合科技英語的語法規范,采用間行打印。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霍營黃平路209號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郵編:1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