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面向國內外建筑行業,特別是關注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領域的發展。它以提升建筑行業的環保意識和推動建筑技術的智能化為宗旨,是一本具有高學術價值的月刊。及時發布行業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會議活動等信息,幫助讀者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致力于介紹國家和地方政府關于智能建筑行業的規劃、政策、標準等,讓讀者了解政府對智能建筑行業的重視程度和相關政策的指導作用。
該雜志全方位地反映了國內外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領域的最新動態,它不僅為建筑設計師、工程師、建筑師、房地產開發商、政策制定者等專業人士提供深入的洞察和實用的建議,也歡迎對綠色建筑和智能化技術感興趣的學生和公眾讀者。在建筑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建筑行業從業者、科研人員、高校師生等獲取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相關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其發行范圍覆蓋全國,為推動我國綠色建造與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正文中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應盡可能排比。不同層次的標題,有上下關系者,在內容上應相互聯系。題末不加標點符號,空1字書寫內容。
[2]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3]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4]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5]摘要中不出現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用的符號和術語,也不宜引用文中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關鍵詞一般選用3~5個敘詞,中英文相一致。
[6]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7]稿件必須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簡介均應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不寫),籍貫,(注明省、市或縣),職稱,主要從事什么研究或工作,E-mail,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
[8]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 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9]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范的詞、詞組。
[10]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820信箱(北京市海淀區建設部大院威可達寫字樓),郵編: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