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博物館學苑》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內容涵蓋典藏研究、近代學術與文物收藏研究、西域文物與歷史研究、文物科技保護、博物館工作與研究、爭鳴選登等多個方面。它旨在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相關領域的知識,推動學術進步和文化傳承。該雜志鼓勵和支持學術創新,推動學術交流和合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學術資源和交流機會。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該雜志不僅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內外學者了解和研究旅順博物館及其藏品的重要窗口。其收錄的論文質量高、學術性強,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和思想啟迪。同時,雜志也積極與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和組織建立聯系,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未來,該雜志將繼續秉承學術性、專業性和開放性的原則,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進步和文化傳播。同時,該雜志也將關注博物館事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為博物館的運營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1]插圖(照片及線圖)要求高分辨率,線圖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單幅圖片在2Mb以上,插圖不要插入正文,請單獨建立文件夾,圖片說明在正文合適位置標出,并嚴格與插圖圖號對應。
[2]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紤]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4]參考文獻要求所有稿件必須有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論著的參考文獻一般10~15條,綜述20~30條。文中參考文獻的注碼用方括號準確地標在有關文字的右上角。
[5]順序編碼標注制是按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獻的著者或成果敘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并在參考文獻表中按此序號依次著錄,即將參考文獻反引在文中引用位置。
[6]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7]提供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工作單位(寫到二級學院)、職稱或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學科特長或從事何種專業技術工作、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地址、聯系電話。
[8]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9]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10]本刊審稿周期為3個月,請勿一稿多投。論文責任者屬實,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注意保守國家機密無政治差錯,文責由作者自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42號,郵編:11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