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化研究》弘揚抗戰精神,促進中國抗日戰爭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學科建設和當代先進文化建設為宗旨,于2007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人物研究、文本論析、抗戰藝術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史料研究、評論與爭鳴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年刊。
[1]表格命名應有中英文對照,如“表1.……(Table1.……)”,要求設計科學,簡潔明了,請盡量使用三線表,表格不用豎線。
[2]本刊編輯部可能對來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刪節,作者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
[3]來稿應在篇首頁的地腳處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從事專業或工作)和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等。
[4]注釋請置于正文內(加圓括號);參考文獻請按本刊格式要求進行標注,不要采取腳注、尾注形式,直接按序列于文末即可。
[5]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6]參考文獻: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05-10-01實施),本刊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
[7]文章大標題不超過20字,要簡明、具體、可以概括全文,特別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副標題。
[8]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9]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
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10]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將及時通知作者。若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將稿件自行處理。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廣西社會科學院 | 35 | 抗戰;遺址;抗戰文化;抗日;抗戰遺址 |
廣西師范大學 | 31 | 抗戰;桂林文化城;戰時;抗戰時期;文化 |
廣西大學 | 16 | 抗戰;戰時;抗戰時期;抗戰遺址;遺址 |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 | 15 | 抗戰;戰時;抗戰時期;抗戰文化;桂林抗戰 |
重慶市圖書館 | 14 | 抗戰;戰時;抗戰時期;歷史價值;戰爭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3 | 抗戰;文學;抗戰文學;戰時;抗戰時期 |
上海交通大學 | 12 | 敵后;電影;文學;小說;抗戰 |
重慶師范大學 | 10 | 抗戰;戰時;陪都;抗戰時期;陪都重慶 |
云南師范大學 | 9 | 西南聯大;聯大;文化;戰時;梅貽琦 |
西南民族大學 | 9 | 西南聯大;聯大;社團;杜運燮;民歌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新竹路5號廣西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