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社會》雜志是部級期刊,創辦于1981年,發行周期是季刊。綜合影響因子2.11,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主要欄目有STS研究_STS前沿進展、論壇_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管理、論壇_建言中國教育、STS研究_科技的ELSI的研究、STS研究_科學治理與科技政策、會議報道、STS研究_科技的社會研究、科學文化與傳播、STS研究_科學文化與傳播、論壇_AI治理:尋求效率與安全的統一、論壇_“卡脖子”問題引發的思考等。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ISSN:2095-1949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CN:11-1009/G3
審核時間:1-3個月
創刊時間:1981
全年訂價: ¥ 220.00
發行周期:季刊
《科學與社會》于1981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世界科學界、可持續發展、科學文化、科學評論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季刊。
《科學與社會》作為一本兼有思想性、專業性的學術刊物,堅持“科學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科學與思想的自由討論、科學與人文的交融碰撞、科學與傳統的文化傳承”的辦刊宗旨,不僅為科學共同體、為知識界和文化界提供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平臺,而且為科學技術與社會(STS)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專業化的園區。
[1]在線投稿過程中,文稿請勿包含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作者簡介、資助項目等個人信息,如果含有個人信息,會導致初審直接退稿的可能。
[2]同一文獻反復引用者,用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兩位作者時中間用“和”連接,有三位或以上作者時用第一作者加“等”。引用外文文獻時只用作者的姓。
[3]文中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排序;二級標題形如…排序;三級標題形如…排序。
[4]所有英文人名、地名應有規范譯名,并在第一次出現時用括號標注原名。
[5]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或立項課題的來稿,請注明項目或課題名稱、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49 | 社會;倫理;生物多樣性;文化;水資源 |
清華大學 | 62 | 社會;STS;文化;教育;科學家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61 | 社會;民主;公眾;政治;中國科學院學部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 51 | 中國科學院學部;學部;教育;倫理;教育論 |
北京大學 | 39 | 倫理;社會;道德;生命;文化 |
上海交通大學 | 23 | 文化;社會;社會學;倫理;教育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3 | 社會;人工智能;公眾;文化;動力機制 |
北京師范大學 | 21 | 教育;科學教;科學教育;生態;生態文明 |
《社會》編輯部 | 20 | 中國科學院學部;學部;學術;思想性;學術性 |
南開大學 | 19 | 社會;社會學;科學社;科學社會學;學社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北一條15號(北京8712信箱),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