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與博物館》雜志是省級期刊,創(chuàng)辦于1979年,發(fā)行周期是雙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64,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主要欄目有實踐探索、動態(tài)信息、活動·課程、研究論文、綜述與述評、書評·書訊、科學文化與傳播、本期專題:場館資源與學習、專題:變革中的研學、設計現(xiàn)場、專題論壇:游戲正向價值、觀察筆記、特稿、高層論點、展項研發(fā)等。
主管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ISSN:2096-0115
主辦單位:上海科技館
CN:31-2111/N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創(chuàng)刊時間:1979
全年訂價: ¥ 448.00
發(fā)行周期:雙月刊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于1979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科學文化與傳播、實踐探索、博物館志、異域博物館、評論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雙月刊。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旨在加強自然科學博物館運營管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公眾服務等方面的業(yè)務水平,提升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才隊伍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
[1]各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詞組)類型相同,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2]獲國家及部、省、直轄市級科學基金資助的稿件請在首頁左下方注明基金來源及編號,并上傳基金項目相關證明附件,可優(yōu)先發(fā)表。
[3]本刊對作者原稿進行的編輯刪改加工,將不另行通知作者。如需要保留修改權(quán)的作者,請在來稿時特別注明,否則視同全權(quán)委托本刊編輯部編輯修改。
[4]參考文獻僅列出最主要和正式發(fā)表的,按文中出現(xiàn)的次序編號引錄,并在文章相應位置以上角標標明。
[5]圖與表阿均須標注圖號、圖題和表號、表題。
立即指數(shù):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機構(gòu)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上海科技館 | 164 | 博物;博物館;科技館;教育;科普 |
浙江大學 | 30 | 博物;博物館;教育;觀眾;展覽 |
華東師范大學 | 23 | 教育;博物;博物館;知識;科普 |
上海博物館 | 20 | 博物;博物館;教育;博物館教育;展覽 |
上海交通大學 | 19 | 博物;博物館;高校;高校博物館;育人 |
吉林大學 | 18 | 博物;博物館;教育;博物館教育;文化 |
上海大學 | 17 | 博物;博物館;游戲;文化;文化遺產(chǎn) |
華中師范大學 | 16 | 科技館;教育;展品;科技館展品;科學教 |
清華大學 | 16 | 博物;博物館;科技館;科學史;學史 |
山東大學 | 12 | 博物;博物館;觀眾;展覽;觀眾研究 |
主管單位:國家文物局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主管單位: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主管單位:吉林省文化廳
主管單位:江蘇鳳凰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p>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主管單位:湖南省博物館
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主管單位:博物館發(fā)展論壇組委會
主管單位:上海博物館
主管單位:首都博物館
主管單位:中國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p>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世紀大道2000號,郵編: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