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于1981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世界科學界、可持續發展、科學文化、科學評論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季刊。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現已更名為《科學與社會》
[1]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號從引言開始編。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一、(一),1,(1)。
[2]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以光盤版、網絡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3]摘要不能有作者未來的研究計劃,不能出現圖、表、參考文獻序號和縮寫詞(相關專業讀者能清楚理解的除外),盡量不要出現數學公式。
[4]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5]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單位、電話、詳細地址、郵編。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別,籍貫,職稱(沒有寫“無”),學歷,研究方向。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85 | 能源;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科學家;生態 |
清華大學 | 34 | 哲學;文化;科學家;科學史;學史 |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編輯部 | 32 | 編者;社會;知識經濟;人類社會;農業 |
北京大學 | 25 | 戰爭;能源;主義;網絡;文化 |
中國農業大學 | 16 | 生物經濟;農業;生物經濟時代;食品;食品安全 |
中國人民大學 | 14 | 農村;政府;有限政府;政府規模;政府機構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 12 | 能源;印度軟件業;再生能源;政府;政府政策 |
北京師范大學 | 12 | 文化;營利;營利組織;整數;中國人 |
中國工程院 | 8 | 能源;水資源;天然氣;煤;災害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8 | 政府;中國人;文化;陰謀;應對氣候變化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北一條15號(北京8712信箱),郵編: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