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通信技術》雜志是部級期刊,創(chuàng)辦于1980年,發(fā)行周期是季刊。綜合影響因子0.155,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主管。主要欄目有學術論文與技術報告、綜述與評論、設計與實現(xiàn)、新技術介紹、維護與革新、FTV傳輸技術專題講座等。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ISSN:暫無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CN:32-1289/TN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chuàng)刊時間:1980
全年訂價: ¥ 168.00
發(fā)行周期:季刊
《軍事通信技術》于1980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學術論文與技術報告、綜述與評論、設計與實現(xiàn)、新技術介紹、維護與革新、FTV傳輸技術專題講座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季刊。
《軍事通信技術》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1]引言:概述與本文立題相關的有關報道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重點說明本研究的理論依據(jù)、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xiàn)狀,闡述本文的目的,簡述立題調研、文獻分析,以及查閱方法、結論等。
[2]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guī)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3]凡屬部級、省部級或其它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文稿首頁地腳標明基金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
[4]文中的圖、表應具有自明性,并須附相應的英文名。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必須繪制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摘要以提供文章內容的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
[6]作者簡介(含姓名、出生年、籍貫、學位、作者單位、職稱、研究方向),聯(lián)系方式(含郵寄地址、郵編、手機號、郵箱)。
[7]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
[8]提交方式:在提交之前,還可以考慮向其他作者或編輯咨詢他們的經驗和建議,以確保你的稿件能夠符合雜志的標準并提高被接受的機會。
[9]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對錄用文稿有修改權。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使用其作品,包括網絡出版權、新媒體增值服務權等。
[10]參考文獻應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及本刊的近期文獻,所引文獻應是作者閱讀過的、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立即指數(shù):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1230 | |
總參第六十三研究所 | 75 |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64 | |
南京通信工程學院 | 45 | |
總參謀部 | 36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 23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 | 20 | |
重慶通信學院 | 19 | |
東南大學 | 18 | |
通信網絡技術管理中心 | 17 |
主管單位:解放軍報社
主管單位: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主管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主管單位:軍事經濟學院
主管單位: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
主管單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主管單位:解放軍報社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主管單位:國防大學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主管單位: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后標營路88號,郵編:2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