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資料》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對于推動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對這一復雜時期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義。雜志不僅關注重大歷史事件如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還涉及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文化轉型以及中外關系等多個層面的歷史資料整理與分析。每期雜志都會根據特定主題進行組稿,力求全面而細致地展現某個方面或時段的歷史面貌。
為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近代史資料設置了多個特色欄目。它鼓勵學者們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結合檔案資料、報刊雜志、私人信件等多種形式的歷史證據,以更加立體的方式解讀歷史。同時,雜志也注重培養年輕一代的歷史學者,為其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對于普及歷史知識,提高公眾的歷史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對近代中國復雜歷史過程的系統梳理,近代史資料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國家發展歷程中的經驗教訓,增強民族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此外,它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參考依據,有助于借鑒歷史智慧解決現實問題。
[1]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2]內容摘要與作者單位全稱間空2-3行,要求摘要內容青簡意賅,嚴謹活潑,體現全文主題思想之精髓,不是文中某段落某句話的重復摘錄。
[3]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以便本刊排錄時直接按原樣掃描。
[4]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l”,“1”,“2”,并一律左頂格。
[5]本刊已許可中國知網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本刊將按作者說明處理。
[6]關鍵詞:4~8個,提取能代表文章主要內容或特色的詞語作為關鍵詞,且關鍵詞的詞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7]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8]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且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如獲多項基金資助,應依次列出。
[9]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并與英文標題一致,文題經常用于檢索系統,盡可能不使用不常見或同行不熟悉的縮略語、符號和分子式。
[10]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2]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