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科技》現已更名為《花生學報》
《花生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它致力于發表有關花生遺傳育種、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加工利用、生物技術、分子生物學以及與花生相關的食品科學與營養健康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旨在為全球的花生科學家、農業工作者、食品工程師以及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花生學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花生科學研究的早期階段,隨著花生在全球范圍內的種植面積和經濟價值不斷增加,對花生科學的研究需求也日益增長。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該期刊應運而生,起初可能僅作為內部交流的學術通訊,但很快發展成為一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受到全球花生科研人員的關注。
作為一本領先的花生科學期刊,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全球科研界的可見度,也為全球范圍內的科研人員提供了便利的文獻檢索途徑。此外,該學報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如舉辦或協辦花生科學相關的國際會議,以促進國際間的科研合作與知識共享。花生學報的編輯團隊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花生科學專家組成,他們不僅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享有盛譽,而且對花生科學研究有著深厚的熱情和豐富的經驗。
[1]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2]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4]來稿引文和注釋格式,采用頁下注,引文務請仔細核對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論著名稱、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引用論文依次注出作者、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號。
[5]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6]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獨立成篇,不分段,意義完整;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不用“本文”“作者”等詞語。
[7]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8]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9]圖、表要少而精,應有足夠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線條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美觀,不宜過粗或過細。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不帶豎線。
[10]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浮山路126號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郵編:26610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