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德學刊》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半年刊。該刊自創刊以來,面向國內外發行。本刊的宗旨是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致力于以多學科、跨領域的視角深入剖析和探討傳統文化。它不僅是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陣地。該雜志匯聚了來自歷史學、文學、哲學、社會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內容豐富多樣,既包括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有對當代社會中傳統文化現象的探討。該雜志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立足中國傳統文化,面向世界,努力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和傳播的重要平臺,為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堅實支撐。辦刊風格清新、雅俗共賞,強調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結合,力求在學術嚴謹性與普及性之間找到平衡。它以半年刊的形式發行,內容覆蓋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
[1]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2]注釋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書名、卷冊、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數。
[3]正文各層次內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4]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順次編號,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5]來稿引文和注釋格式,采用頁下注,引文務請仔細核對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論著名稱、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引用論文依次注出作者、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號。
[6]主要來稿要求材料翔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煉、論點明確、論證合理,圖表簡明;結合作者自己在相應領域對學科的貢獻,對學科發展有指導意義。
[7]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8]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末按順序著錄。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書寫時,姓前名后,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
[9]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標題層次: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分級連續編號的國際層次序號表示法,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字不加點號,一般不宜超過4層。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