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現已更名為《中國牛業科學》。
《中國牛業科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以服務我國牛、羊、鹿、駱駝等草食家畜科研、生產、教學和推廣為己任,及時報道國內外草食動物飼養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促進專家和商家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草食家畜科研和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該雜志主要內容包括行業前沿、營養與生理研究、遺傳與育種研究、繁殖研究、獸醫臨床與疫病防制、肉品科學與技術、乳品科學與技術、飼草料資源開發與評價、產業經濟與牧民生活、世界牛業科學、地方標準與規范、行業信息等。內容涉及牛羊等反芻動物的遺傳育種、繁殖技術、飼養管理、營養代謝、生理生化、免疫調控、疾病防治、產品加工、質量安全、工藝裝備和行業動態等方面。旨在為農業、畜牧業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它致力于推動中國牛業的發展,提高牛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通過發布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該雜志為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牛業科學領域的機會。
[1]作者請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如三個月內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
[2]文章的正文標題、表格、圖形、公式須分別連續編號,腳注每頁單獨編號。大標題居中,編號用一、二、三;小標題左齊,編號用(一)、(二)、(三);其他用阿拉伯數字。
[3]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4]引言(前言):簡單交代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及選題設想,注意點明研究起始時間。引言部分不加標題及序號,不分段。
[5]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與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
[6]稿件請附200—300 字的中英文內容提要,內容提要簡要概述所研究的問題與觀點、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結論。
[7]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8]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指少數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附Email與電話號碼)。
[9]文后須列出參考文獻條目(序號和文中出現的順序相對應)。主要責任者如超過3人,可在第三個責任者后加“,等”,否則需列出全部著、譯者。
[10]來稿應在篇首頁的地腳處注明基金來源(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位、從事專業或工作)和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等。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校區動物科技學院內,郵編:71210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