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創辦于1978年,發行周期是雙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25,廣西民族大學主辦,廣西民族大學主管。主要欄目有人類學民族學關鍵詞、人類學民族學研究、學術名家、藝術-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與傳統文化、藝術人類學與民族藝術·戲劇研究、鄉村振興研究、生態美學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
主管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ISSN:1673-8179
主辦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CN:45-1349/C
審核時間:1-3個月
創刊時間:1978
全年訂價: ¥ 220.00
發行周期:雙月刊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哲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發展。作為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每期都精選來自國內外學者的高質量論文,內容涵蓋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中國-東盟研究、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并特別注重反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議題。以“弘揚創新精神,提升學術品位”為宗旨,強調學術性、科學性和前沿性,旨在搭建一個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除了傳統印刷版外,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還通過數字化手段拓展其影響力,如提供在線投稿系統、電子全文下載服務等,方便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與信息獲取。這些舉措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便捷地訪問到最新的科研成果,促進了知識的廣泛傳播。多年來,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視角,在國內同類期刊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它不僅是展示廣西民族大學及其它高校教師、研究人員學術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了解中國特別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一個寶貴資源。
[1]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3]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4]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獨立成篇,不分段,意義完整;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不用“本文”“作者”等詞語。
[5]圖、表要少而精,應有足夠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線條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美觀,不宜過粗或過細。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不帶豎線。
[6]來稿引文和注釋格式,采用頁下注,引文務請仔細核對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論著名稱、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引用論文依次注出作者、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號。
[7]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8]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9]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10]正文章節標題占一行,用黑體,小標題獨占一行,前空兩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從1開始) 表示,形式為1.1 1.1.1 1.2……2.2.1 2.2……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廣西民族大學 | 523 | 教學;民族;教學改革;訪談;訪談錄 |
廣西民族學院 | 209 | 教學;教育;數學;函數;大學生 |
中國科學院 | 112 | 訪談;訪談錄;學史;科學史;數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71 | 訪談;訪談錄;竹紙;書評;手工紙 |
北京科技大學 | 66 | 考古;遺址;金史;冶金史;訪談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58 | 體育;網絡;圖書;圖書館;教學 |
廣西大學 | 56 | 有限群;教學;子群;金屬;金屬間化合物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53 | 科學史;學史;天文;文化;訪談 |
南寧市公安消防支隊 | 52 | 消防;火災;建筑;消防安全;消防工作 |
廣西師范大學 | 47 | 動點;非線性;邊值;邊值問題;不動點 |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大學東路188號,郵編:5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