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作為一份學術集刊,它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堅持從大文學史觀出發,重視古典文學民族特色研究及文學與文化研究新領域的開拓。它的內容涵蓋了各個方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研究視角。這些欄目不僅關注文學本身,還從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對文學進行研究。在學術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倡導學術創新與跨學科研究,努力探索古典文學研究的新路徑、新方法,為推動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貢獻力量。
該雜志的主要目標是深入探索和理解古代文學作品,通過精細的文本分析,揭示作品的藝術價值,反映當時社會的文化觀念、審美追求和思想潮流。它旨在為古典文學研究者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推動古典文學研究的發展。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面向全國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黨校、軍隊院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古典文學研究或相關專業的教師、科研人員、在讀研究生、本科生及其他相關人員為主要讀者群體。
[1]引言:概述與本文立題相關的有關報道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重點說明本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闡述本文的目的,簡述立題調研、文獻分析,以及查閱方法、結論等。
[2]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省(市、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3]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以3-5個為宜,其間均用“;”隔開。
[4]摘要論著須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還必須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5]來稿字數以10000-12000字為宜,所論重大學術問題的論文篇幅可不受此限。所有來稿均通過在線采編系統以附件形式投遞。來稿請務必標明詳細的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聯系電話以及Email地址。請勿一稿多投,來稿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錄用或修改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6]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期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內部資料、待發表等不得列入),論著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綜述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30條,其他類文稿的參考文獻不超過5條。
[7]請酌情考慮文中圖表的取舍,只保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圖表,請務必提供清楚的插圖,圖形符號及制圖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圖表緊跟在相應文字段之后,并給出圖號、圖名。
[8]論文視角新穎、觀點明確;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學;論證嚴密,材料翔實可靠;結構嚴謹,語言簡練,行文規范。
[9]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內。
[10]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主管單位: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
主管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區域文學委員會;重慶師范大學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主管單位: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主管單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
主管單位:安徽大學網絡文學研究中心
主管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
主管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主管單位:西藏民族大學;西藏當代文學研究中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青島市香港東路23號,郵編:26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