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法大學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每期內容豐富,涵蓋了法律理論研究、立法實踐探討、司法案例分析以及國際法等多個領域。秉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的辦刊宗旨,注重文章的原創性和前沿性,鼓勵跨學科交叉研究,同時重視對熱點問題的深入剖析。為了確保論文的質量,甘肅政法大學學報實行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并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編輯隊伍,以保證所發表作品的學術價值和實際應用意義。
該學報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文章選編著稱,致力于推動法學學科的發展與創新,促進法治建設和社會進步。它不僅反映了我國法學研究的新進展,也展示了國內外學者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面向全國發行,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體,包括高校師生、科研機構研究人員、法律實務工作者等。此外,學報還通過數字化平臺擴大了影響力,便于全球范圍內感興趣的讀者獲取信息。隨著時代的發展,甘肅政法大學學報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法學研究者及廣大讀者。
[1]正文各層次內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
[3]提供關鍵詞5~8個,中、英文關鍵詞要對應,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之后。
[4]摘要論著須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還必須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5]來稿應提供作者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職務、職稱和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和電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單獨一頁紙打印,以便匿名審稿。
[6]題名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另外,如果為系列論文、題名語意未盡,可用副題名補充說明論文中特定內容。
[7]圖、表均應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正文下面。表、圖題目及內容均須用中、英文雙重表達。圖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數據應有必要的統計分析。
[8]本刊稿件從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9]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10]所有文章,均須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內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甘肅省科學技術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甘肅社會科學院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安寧西路6號,郵編: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