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刊載感染病學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內容。該雜志于2012年創刊,已被知名數據庫收錄,是國家重點學術期刊之一。在學術界,該雜志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其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因此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引用。該雜志不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研究人員投稿,還積極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擔任編委和審稿人,確保文章的質量和學術水平。
該雜志的欄目涵蓋了感染病學及相關領域的多個方面,如傳染病、疾病所致的感染、炎癥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通過這些欄目,旨在傳播感染病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醫學工作者在感染病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總的來說,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是一本在感染病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學術內容和研究成果,也為國際感染病學教育和傳播提供了交流和探討的平臺。
[1]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2]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3]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4]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獨立成篇,不分段,意義完整;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不用“本文”“作者”等詞語。
[5]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6]來稿引文和注釋格式,采用頁下注,引文務請仔細核對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論著名稱、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引用論文依次注出作者、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號。
[7]圖、表要少而精,應有足夠的信息,具有自明性。線條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美觀,不宜過粗或過細。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不帶豎線。
[8]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9]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10]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新嘉園東里一區8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