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理論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本期刊不僅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全國一級學科學術團體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的會刊,是目前該學科唯一的專業集刊。主要目標是對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學理論資源進行發掘和整理,尋找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民族特色與重要傳統,同時致力于培養中國文學的研究人才,并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的文藝學體系。該刊物的內容覆蓋了從先秦到近代的所有文學理論現象和問題,包括先秦詩學、六朝文論、唐宋詩文論、明清小說戲曲理論、文論學術史、域外中國文論等。這些內容不僅對高等學府中的中國文學史、文學批評史的教師和研究生有用,也對古典文學和藝術學的愛好者,以及關心中國文化建設的其他學科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該雜志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高質量的學術內容和嚴謹的編輯態度,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學術資源。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專業研究者、愛好者交流學術、發表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科發展和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刊物。它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
[1]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2]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
[3]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請附4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論文無需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同時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及與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4]稿件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計量單位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計量單位應使用字母符號而非中文符號。
[5]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6]引言應簡單介紹論文的背景和目的,相關領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問題,引出本研究的主題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圖表。
[7]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8]投稿一個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本集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修改、刪節。除紙本印刷外,本集刊會配合集刊數據庫和學術期刊網,將電子文檔上傳至相關網站及本集刊主頁。
[9]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
主管單位:西北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郵編: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