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村實用技術》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一直堅持服務農業、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的辦刊宗旨和大力普及科學知識,促進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刊方針,面向基層,立足廣東,輻射華南,走向全國。雜志主要報道廣東省內外農業方面的科研成果、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新產品以及先進適用的栽培技術、養殖技術、加工技術和引進新技術等,報道當前農業科技有關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經營管理、市場信息等內容。該雜志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時效性于一體,是現代農業科普期刊的后起之秀,是科技興農的好幫手,是廣大農民科技致富的好參謀。
該雜志在內容上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在形式上不斷創新,力求給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它不僅提供了大量的農業科技信息,還為廣大農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在這里,農民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和實用的農業技術,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它為廣大農民提供了豐富的農業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幫助他們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它也為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成果和交流學習的平臺。
[1]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文字性和技術性的修改、刪減。如有特殊情況請在稿件附言中注明。
[2]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簡明、準確,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能有標點、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
[3]正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引用規范,數據準確。
[4]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5]本刊按國家標準編輯,要求來稿有較高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包括正確使用國際法定計量單位及其符號。
[6]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7]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8]文稿的首頁末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學位、專業研究方向及論文屬何項目、資金來源。
[9]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作者寫作論文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一般集中列于文后。
[10]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天河區金穎路31號五山廣東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郵編:51064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