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法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旨在通過組織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法學研究和法律實務工作,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法律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撐。它致力于打造成為法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重要陣地,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在內容上,涵蓋了憲法學、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等多個領域,既有深入探討基礎理論的論文,也有針對熱點問題的案例分析和評論。此外,雜志還關注地方立法和司法實踐,及時反映廣東省乃至全國法治建設的新進展和新成果。
雜志以其獨特的定位和鮮明的特色,為法學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臺。它不僅有助于推動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的發展,也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法治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廣東法學》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1]標題簡明扼要,中文標題一般不宜超過18個字,英文標題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如果標題語意未盡,則可用副標題。
[2]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3]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4]提供400字左右的論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應包括:論文所研究的主要問題、得出的基本結論、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所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議等。
[5]圖表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圖1,圖2;表1,表2,圖和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圖號圖名應置于圖下,表號表名置于表上。
[6]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7]來稿最后需標明作者(編者,譯者)的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工作(學習)單位、職務(職稱)、主要研究方向、詳細地址、郵編以及聯系電話(手機號碼,以方便快遞公司投遞樣刊),未按要求填報相關內容的,一律不予采用。
[8]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數字加方括號標注并集中排列在注釋后。
[9]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10]本刊審稿周期為3個月,請勿一稿多投。論文責任者屬實,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注意保守國家機密無政治差錯,文責由作者自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政民路51號15樓廣東省法學會,郵編:51040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