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黨風》現已更名為《黨風》。
《廣東黨風》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本雜志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它主要報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情況,旨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內監督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來稿所涉及的項目如果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課題,請在來稿中注明課題項目、編號、來源,本刊將優先錄用。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不分段落。
該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是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高校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和廣大黨員干部、紀檢干部、領導干部以及全體市民群眾。雜志的發表內容主要包括反腐敗斗爭的實踐經驗和探索,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黨內監督工作的創新實踐,黨風廉政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及黨的建設、黨的領導等方面的文章。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
[1]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2]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技術性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論文應遵守學術規范,內容表述清晰,語言流暢通達,邏輯嚴謹。
[3]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和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復姓、雙名連寫,如馬林林Ma Linlin、歐陽靜萍Ouyang Jingping。
[4]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5]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6]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7]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8]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9]盡量將結果和他人最新研究成果比較,以突出論文的主要貢獻和創新、獨到之處;突出文章的新意和價值,即:新理論、新技術、新領域、新進展、新認識、新建議、新評價、新方案、新工藝、新產品、新工具等。結論盡量從文章的“結論”中提取,并條理化。
[10]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主管單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管單位:廣東省廣業檢驗檢測集團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主管單位: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主管單位: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
主管單位:廣東省文化廳
主管單位: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主管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
主管單位:廣東省交通運輸協會
主管單位:廣東教育廳
主管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新河浦三橫路41號,郵編:51008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