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宗旨是報道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教育學科的發展趨勢,引領教育學科發展的前沿,并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內容上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選題新穎且覆蓋廣泛,同時兼顧理論深度和大眾服務。它不僅是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也是一個推動學科發展的催化劑。該雜志鼓勵學者們提交關于語言和翻譯的實證研究、理論分析以及實踐案例,以促進翻譯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推動翻譯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此外,雜志還特別關注翻譯在促進全球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它通過發關于翻譯與文化交流的論文,展示了翻譯在增進不同文化間理解和尊重、促進全球文化多樣性以及加深各國人民友誼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雜志還組織國際學術會議和研討會,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提供交流思想和分享經驗的平臺,進一步推動全球文化交流與合作。翻譯研究欄目豐富多樣,這些欄目旨在反映教育領域的科研成果和教育實踐經驗,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供業務交流和學術成果發布的平臺。
[1]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2]摘要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字數以2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符,其書寫要符合科技英語的語法規范,采用間行打印。
[3]外國人名、地名請參照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 和《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中國地名委員會編) ,并注原文。
[4]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
[5]文章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應標明,以“作者簡介:”作為標識,置于篇首頁頁腳
[6]凡引用他人觀點、材料等,請在引用部分的最后用上角標“[1]、[2]……”等標注,其出處在文末以參考文獻的形式集中標注,引文序號須與參考文獻序號相對應。
[7]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
[8]文稿題目及各級標題要求簡短醒目,各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按照1;1;1……統一編號。
[9]凡向本刊投稿,均視為授予紙質出版及數字出版(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手持閱讀器、手機終端)版權。本刊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切勿一稿多投。
[10]作圖數據必須附于圖后。圖片必須反差鮮明,清晰易辨。顯微照片內應畫長度標尺,如1 μm。圖片像素應盡量較高,附于相應文字下方,并標明圖號、圖題和圖注,注意圖片的上下方位。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郵編: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