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于1979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雙月刊。
[1]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2]恰當引用參考文獻,并在正文中注明出處,且按在文內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非公開出版物請勿引用。
[3]來稿一般在1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請不要一稿兩投,若1個月后仍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有權自行處理來稿。
[4]有國家、部、省、市、校級科研基金項目資助的課題,請在首頁腳標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可優先錄用。
[5]論文結構:論文結構應合理,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引言部分應簡要介紹研究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應闡述研究方法、數據分析和結果討論,結論部分應總結研究成果并指出未來研究方向。
[6]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7]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8]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9]論文主題:論文主題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先進性,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緊密相關。
[10]正文標題末尾不使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序一般不超過5級,可使用“一”“(一)”“1.”“(1)”“1)”標明,不宣用①,以與注釋序號區別。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 | 379 | 人大;常委;常委會;人大常委會;條例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189 | 審議;審議意見;人大;人大常委會;常委 |
福建省財政廳 | 50 | 預算執行;預算執行情況;行情;財政;省級預算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 29 | 審查;備案;備案審查;審查情況;人大 |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16 | 審議;審議意見;執法;執法檢查;執法檢查報告 |
福建省審計廳 | 14 | 審計;財政收支;審計工作;財政;預算執行 |
福建省公安廳 | 7 | 治安;條例;修訂草案;12;道路交通 |
市人大常委會 | 6 | 人大;建設用地;修正案;修正案草案;登記 |
福建省教育廳 | 5 | 教育;教育專項資金;優先發展教育;院校;戰略性 |
福建省林業廳 | 5 | 林權;有權;條例;林地;林業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5號,郵編:3500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