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稻麥科技》于1983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遺傳育種、栽培技術、新品種新組合、植物保護、科技論壇、綜述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季刊。
《福建稻麥科技》獲第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技術類三等獎。
[1]來稿文責自負。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負責,且保證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需征得作者同意。
[2]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表示,姓氏的字母均大寫,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其余均小寫),雙名之間用“-”相連。
[3]基金項目格式:項目來源+項目編號。
[4]摘要:論著類文章須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個部分。
[5]參考文獻標注方式允許采用角標方式或夾注方式,兩種標注方法任選其一,不要混用,推薦使用角標方式。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898 | 水稻;雜交;高產;育種;雜交稻 |
福建農林大學 | 90 | 雜交;水稻;雜交稻;栽培;高產 |
福建省種子總站 | 41 | 水稻;雜交;種子;栽培;高產 |
福州國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 23 | 雜交;水稻;雜交水稻;高產;栽培 |
福建省農業廳 | 20 | 水稻;栽培;雜交;再生稻;早稻 |
福建農學院 | 20 | 小麥;育種;赤霉;霉??;赤霉病 |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 | 19 | 栽培;雜交;水稻;栽培技術;高產 |
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19 | 雜交;雜交稻;栽培;水稻;雜交水稻 |
廈門大學 | 16 | 育種;水稻;選育;秈稻;不育 |
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16 | 雜交;選育;不育;不育系;雜交稻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連坂福建農科院稻麥研究所,郵編:3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