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探索》于1982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特別策劃、太空、地球、海洋、動物、植物、古生物、考古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
《大自然探索》雜志社定期開展科考營、助學項目,并出版系列讀物,以專業、嚴謹、熱情的態度和讀者一起親近自然,增長知識。
[1]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
[2]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
[3]作者介紹置于文尾(包括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等。多位作者,請分別介紹,標注信息務必真實有效)。
[4]如論文屬于某科研課題或基金項目,在首頁地腳處寫出項目名稱及編號;在首頁地腳處寫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
[5]關鍵詞3-8個,盡量采用標準主題詞,若主題詞表中無該關鍵詞的可使用自由詞。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80 | 進化;分子;地質;氣候;數學 |
四川大學 | 39 | 地震;繁殖;大熊貓;宇宙;宇宙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4 | 天文;天文學;文學;物理學;水治理 |
北京大學 | 23 | 植物;生物學;氣候;分子;分子生物 |
四川聯合大學 | 21 | 植物;大熊貓;DNA指紋;用腦;人造金剛石 |
西南交通大學 | 21 | 中微子;物理學;粒子物理;粒子物理學;振蕩 |
成都理工大學 | 21 | 恐龍;地質;氣候;恐龍化石;化石 |
中央電視臺 | 18 | 時間旅行;探秘;大爆炸;游客;盜墓 |
中國工程院 | 16 | 石油;能源;農業;南水北調;可持續發展 |
武漢大學 | 14 | FRACTAL;原生質;原生質體;原子;原子理論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青羊區槐樹街2號出版大廈《大自然探索》雜志社,郵編:6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