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與照明》于1977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光源研究、光源技術、照明研究、照明設計、照明技術、照明電器、光源材料、工藝技術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季刊。
《燈與照明》堅持“科學、普及、信息、實用”的辦刊宗旨,介紹國內外照明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力宣傳新穎照明燈具和光源的應用與發(fā)展,闡述優(yōu)秀照明工程設計理念、技巧和實例,開展學術討論,為加強燈具、電光源生產廠家和照明工程設計單位、照明工程公司之間的聯(lián)系服務,進一步促進我國照明工程科學書業(yè)發(fā)展。
[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排在注釋之后。參考文獻的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2]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3]基金項目(如稿件獲基金、項目資助,須注明項目的類別、名稱和編號)。
[4]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
[5]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必要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說明。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重慶大學 | 345 | 照明;隧道;隧道照明;城市;夜景 |
復旦大學 | 128 | 照明;熒光燈;光源;汽車;電光源 |
四川美術學院 | 95 | 照明;照明設計;照明藝術;教學;藝術 |
天津大學 | 50 | 照明;夜景;照明設計;夜景照明;城市 |
東南大學 | 38 | 熒光燈;鹵化物燈;金屬鹵化物;金屬鹵化物燈;節(jié)能 |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 30 | 照明;電氣;配電;火災;電線路 |
鹽城師范學院 | 25 | 路燈;照明;道路照明;路燈照明;LED路燈 |
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 24 | 鎮(zhèn)流器;調光;電子鎮(zhèn)流;電子鎮(zhèn)流器;可調光 |
教育部 | 21 | 照明;隧道;建筑;LED;采光 |
華東電子集團公司 | 19 | 熒光燈;照明;背光;背光源;投影機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重慶沙坪壩區(qū)北街83號重慶大學B區(qū)建筑館三樓,郵編:4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