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唐詩學研究》雜志是部級期刊,創(chuàng)辦于2021年,發(fā)行周期是半年刊。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師范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師范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主管。主要欄目有越南唐詩學、中國唐詩學、日本唐詩學、韓國唐詩學、新方法與新視野等。
主管單位: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師范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
ISSN:暫無
主辦單位: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東亞唐詩學研究會;上海師范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創(chuàng)刊時間:2021
全年訂價: ¥ 296.00
發(fā)行周期:半年刊
《東亞唐詩學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刊物。它致力于探討唐詩在文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意義與價值。它的目標讀者主要包括高校教師、研究生、漢學研究人員、文學愛好者以及其他對唐詩學有興趣的人士。無論是想要深入了解唐詩的藝術魅力,還是探索其在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深層含義,東亞唐詩學研究都能為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此外,對于那些希望將唐詩納入教學計劃的教育者來說,本雜志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寶庫。
該雜志為學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對唐詩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和討論問題的重要平臺。雜志還特別關注唐詩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唐詩的翻譯與解讀、唐詩教育方法的研究等。旨在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其中包括深入的理論研究論文,這些論文通常基于詳盡的數(shù)據(jù)資料和嚴謹?shù)姆椒ㄕ摚痪C述性文章則總結和評價了某一特定主題下的現(xiàn)有研究,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案例分析聚焦于具體的作品或現(xiàn)象,探討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而書評部分則介紹并評論最新的出版物,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tài)。
[1]作者需對稿件內(nèi)容的真實性及思想觀點負責,來稿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和其他合法權利,如發(fā)生侵權情形,作者須對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負責。
[2]符號應采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公認的符號,一種符號只能代表一種量。全文所用的符號必須前后一致,圖文統(tǒng)一。
[3]每篇論文必須包括中文題名、中文作者名、中文作者單位、中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
[4]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5]遵照GB/T7714—201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出;中文參考文獻須有對應的英文列于其上。
[6]投稿時請作者提供單位、職銜、通訊地址、郵編、手機號碼及電子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并請?zhí)峁┳髡吆喗楹图韧鶎W術成果發(fā)表情況。
[7]摘要300字左右,應簡明、確切地表達論文的重要內(nèi)容,內(nèi)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
[8]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nèi)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9]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10]題名:要求準確,精練,易讀,用詞規(guī)范,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題名,不宜用阿拉伯數(shù)字開頭,不用代號和商品名。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號景路159弄B座,郵編: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