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博物》雜志是省級期刊,創(chuàng)辦于1979年,發(fā)行周期是季刊。綜合影響因子0.03,浙江省博物館主辦,浙江省博物館主管。主要欄目有"考古研究"、"文物舉隅"、"陶瓷縱橫"、"青銅管窺"、"書壇畫苑"、"民俗掠影"、"建筑覽古"、"科技筆談"、"歷史論壇"、"文博探討"、"海外眺望"、"學者訪談"、"書刊札記"、"會議紀要"等等。
主管單位:浙江省博物館
ISSN:暫無
主辦單位:浙江省博物館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創(chuàng)刊時間:1979
全年訂價: ¥ 580.00
發(fā)行周期:季刊
《東方博物》于1979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民俗掠影"、"建筑覽古"、"科技筆談"、"歷史論壇"、"文博探討"、"海外眺望"、"學者訪談"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季刊。
[1]論文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nèi)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zhì)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2]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創(chuàng)。如為多人合作作品,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并注明其他作者。因稿件著作權引發(fā)的糾紛,由作者自行負擔。
[3]引文標示應全文統(tǒng)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nèi)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4]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jié)。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5]如涉及基金項目(文章產(chǎn)出的資助背景),請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立即指數(shù):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84 | 墓葬;遺址;考古;良渚文化;石器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36 | 墓葬;考古;遺址;六朝;南宋 |
浙江省安吉縣博物館 | 30 | 出土;博物;博物館;博物館藏;戰(zhàn)國 |
故宮博物院 | 20 | 博物;青瓷;故宮博物院;博物院;瓷器 |
北京大學 | 18 | 窯址;元代;宋代;銅器;青白瓷 |
浙江大學 | 17 | 壁畫;吳越;建筑壁畫;漢墓;病害 |
安徽大學 | 14 | 青銅;出土;銅器;青銅器;遺址 |
南京博物院 | 13 | 窯址;遺址;文物;玉琮;真武 |
天一閣博物館 | 10 | 越窯;印章;永明延壽;元代;越窯瓷器 |
淮安市博物館 | 8 | 遺址;石工;考古;出土;漁業(yè)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琉璃廠東街115號,郵編:10005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