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物》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立足于成都地區,面向全國,以刊登成都地區的考古發掘資料為主,并兼及其它地區的考古、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雜志刊登成都及周鄰地區的田野考古發掘簡報;刊登有關考古學理論及方法方面的探討、古代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刊登古人類、古建筑、古遺址及各類文物的研究文章;介紹新出書籍或對已出書籍進行評論。
雜志注重學術性、專業性和可讀性的結合,力求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獲取專業知識,又能得到藝術享受。雜志作為一本專業的考古學術期刊,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印刷質量,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在未來的日子里,該刊將繼續秉承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宗旨,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學術資源。
[1]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2]正文:要求思想正確、主題突出、數據準確、文從字順、邏輯性強,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
[3]引言應言簡意賅,突出重點。最好不要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和數學公式。
[4]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中文關鍵詞一般為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加標點。
[5]圖表應少而精,能用文字說明的不用表,能用表說明的不用圖。圖表的標題及文字說明均用中文。表用三橫線表,表內同一項目(指標)數據要求小數點后位數一致。
[6]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7]來稿請注明專投本刊,嚴禁剽竊、抄襲行為,反對一稿多投。凡發現有此類行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發其稿件,并通報作者姓名。
[8]參考文獻采用尾注方根據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87)的要求在稿件中進行標注,并采用順序編碼標注制,各篇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順序依次列出。
[9]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10]對擬錄用的稿件,本刊將發給作者用稿通知書;對不予錄用的稿件,不再另行通知。稿件自發出之日(以作者收到收稿通知為準)起,三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書者,可自行處理,并通知編輯部,三個月內請勿一稿多投。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西二段31號,郵編:6100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