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經濟發展》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以深入分析、研究成都市及四川省內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政策法規、產業結構、投資環境等為主要任務,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投資者和學者提供有關成都及四川經濟發展的權威信息和深度解讀。雜志的內容涵蓋了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產業經濟、財政金融、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立體的成都市及四川省經濟發展的觀察視角,雜志以其專業性、權威性和實用性,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認可。
雜志注重學術性和實踐性的結合,既關注理論探討,也關注實際操作。雜志不僅關注成都市及四川省內的經濟發展,還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及其對成都及四川的影響,以其權威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了解成都及四川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
[1]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2]正文包括題目、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3]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4]中英文摘要,摘要通常簡明扼要地描述研究目的、研究設計/方法/路徑、研究發現和結論等,通常中文200-300字為宜。
[5]表格請排為三線表,標注表序號、表題名(應有自明性)、表項名稱,表項指標值;線圖和照片應科學合理、規范清晰。
[6]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7]作者及其工作單位中姓名、單位均居中單列。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及部門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應以逗號分隔,用圓括號括起。
[8]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不應少于15條,井要求中文文獻有相應的英譯,所引用的期刊文獻一般應為近5年所發表的。
[9]基金項目(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基金項目名稱全稱及具體項目編號(或項目批準號)。
[10]來稿應為原創作品。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如作者事先無特殊聲明,稿件一經采用,一律視為本刊擁有該稿件的印刷版、電子版和網絡版的使用權和分許可權。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中共成都市委黨校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成都市委員會
主管單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管單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管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成都市水利學會;成都市水產學會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人民西路2號市計委內,郵編:61001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