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法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本期刊作為北外法學院的首本法學類學術集刊,旨在為北外法學院的師生及國內外法學同行提供一個研究平臺和交流平臺,同時也借此機會擴大北外法學院的知名度。主要內容涵蓋法理學研究、知識產權與社會法研究、信息與傳媒法等領域。該期刊強調國際法、國別法,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研究。
該刊刊登的文章將進入上述數據庫,這顯示了其在法學界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它重視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的結合,關注法學研究在推動社會發展和改革中的實際作用,努力將學術研究成果與法律實踐經驗相結合,為法學界和社會提供有益借鑒。它的稿件要求包括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強調文稿的科學性、先進性、新穎性和實用性。通過持續不斷地出版高水平的學術成果,以及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該雜志致力于成為國內外法學研究者交流學術觀點、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為推動法學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做出積極貢獻。內容要求翔實、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文字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標點符號準確,圖表規范,書寫規范。該期刊不接受已公開發表的文章,嚴禁一稿多投,并對涉嫌學術不端行為的稿件持零容忍態度。
[1]本刊原則上只收原創類稿件,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已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或者準備發表的文章需如實告知,本刊將酌情刊登。
[2]凡在正文中出現的所有引文、引語、數據等引用資料,請務必注明精確出處,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內注明,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列出相應信息。
[3]表格應按統計學制表原則,采用三線表,標明序號和表題,表中同一項目保留小數的位數應一致,上下行位數要對齊。
[4]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 收到稿件1個月內無論是否刊用,均會答復作者。
[5]“作者簡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研究生文章需其導師任通訊作者,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碩博導師。
[6]相應的參考文獻表中,各篇文獻先按文種依中文、外文的順序分列,后按作者姓名 (采用漢語拼音字順法) 依次編排。
[7]來稿如為各種基金項目資助文章,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正式規定的名稱填寫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8]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9]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10]每篇論文應有200字左右的“摘要”,3-8個“關鍵詞”。摘要要求表達簡練,語義確切,結構嚴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用第三人稱編寫;應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