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1992年,發行周期是雙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6,安徽農業大學主辦,安徽省教育廳主管。主要欄目有生態文明研究、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經濟·管理、法學·社會學、歷史·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等。
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
ISSN:1009-2463
主辦單位:安徽農業大學
CN:34-1195/C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1992
全年訂價: ¥ 160.00
發行周期:雙月刊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致力于促進農業及相關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該學報覆蓋了法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個學科領域。積極響應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除了紙質版本外,還推出了電子版,并建立了官方網站,方便讀者在線閱讀與下載最新期刊內容。
在內容上,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不僅關注傳統的人文社科議題,還特別強調對“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的研究,反映了其依托于農業院校的獨特定位。通過發表原創性的研究論文、綜述文章以及案例分析等形式,學報旨在深化對于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社會治理及農民權益保護等問題的理解,并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憑借其明確的主題聚焦、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不斷進取的精神,在推動我國農業社會科學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更多高質量研究成果的引入和技術手段的應用,相信該學報將繼續保持其領先地位,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1]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2]本刊倡導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做到應注盡注。須在引文結束處右上角用“①②”的數字標出,并將引文出處列于當頁地腳處(應用工具欄中“插入”→“引用”→“腳注”)。
[3]為便于匿名審稿,請另頁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份、最后學位、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電話號碼、E-mail等。
[4]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5]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6]文稿凡屬基金資助項目,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正式名稱填寫,投稿時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本刊將優先錄用和發表。
[7]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8]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9]表格請排為三線表,標注表序號、表題名(應有自明性)、表項名稱,表項指標值;線圖和照片應科學合理、規范清晰。
[10]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長江西路130號,郵編:230036。